快訊

    逢甲大學跨域團隊於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脫穎而出 展現AI自主飛行與跨域整合實力

    2025-04-22 14:51 / 作者 校園新聞
    資料來源:https://reurl.cc/nmv2Kn
    作者:校園新聞

    由國科會指導、成功大學王助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「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」近日落幕。由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羅明忠指導,結合跨校系學生與田屋科技組成的產學合作團隊,歷經7個多月的初賽與決賽,在無GNSS定位的複雜環境中,成功完成多項高難度任務,脫穎而出,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並列比賽前二名,充分展現跨領域協作與技術創新的亮眼成果。
    在逢甲大學航太系教授羅明忠指導下,由跨校系學生與田屋科技組成的產學合作團隊,榮獲第二屆「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」前二名佳績。

    本次比賽聚焦於無人機於國防應用領域的自主飛行與AI辨識技術。逢甲大學學生團隊在「室外自主飛行與動態路徑規劃」以及「機載即時AI影像辨識與目標偵蒐」兩項關鍵任務中表現出色,其高度整合的系統性能與精準的偵蒐能力,更是目前國內產官學研尚未能完整實現的尖端技術,充分展現團隊在系統整合與人工智慧應用的研發能力,更體現跨領域團隊合作的高度默契與創新能量。
    上面為飛行任務與視覺定位計算之路線比較圖:藍色為實際飛行路徑,紅色為預定任務路線。下圖為AI即時影像辨識晝面。

    團隊由逢甲大學航太系廖柏皓擔任隊長,成員包括航太系洪郁政、資訊工程學系葉宇翔、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温俊青,另有來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楊茗鈞,以及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的巫柏俊與王瀚同學(逢甲自控系畢業)。由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成員協同合作,經過逾百次的飛行測試與驗證,實踐系統工程的跨域整合精神,並貫徹逢甲大學CDIO教育理念(構思Conceive、設計Design、實作Implement、操作Operate),從構想、設計到實作與測試,展現出優異的執行力與創新思維。
    團隊成員來自逢甲大學航太、資工、自動系及台科大、中興大等校系,在指導教授羅明忠帶領下,攜手參與初賽與決賽。

    參賽技術亮點包括:運用單目相機結合IMU打造視覺定位系統,使無人機在無GNSS環境中能精準導航;採用YOLO演算法即時辨識地面目標,提高任務精準度;嵌入式平台則選用Jetson Nano,搭配3D列印飛行載具與航太工程設計,兼顧輕量化與結構強度,整體展現高效能與創新整合的優勢。

    透過本次參賽,逢甲大學學生展現出深厚的跨領域整合能力,從人工智慧、嵌入式系統設計到飛行器開發,皆展現出高度的實作與創新能力。未來,團隊成員也將持續投入無人載具與國防科技等前瞻領域,深化產學合作,拓展應用廣度,為我國科技自主與產業發展貢獻力量。
    逢甲大學師生團隊自主設計之無人機設備配置圖。






    校園新聞 收藏文章

   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,若您點擊下方“同意”或繼續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,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