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號:clt(1)-3, 4.(1977作品)
簡上仁:曲、編詞(取材自傳統唸謠) 彈唱:簡上仁
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睏到飽
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挹肥
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日
初十吃食 十一請子婿 十二請查某子返
來吃泔糜仔配芥菜 十三關老爺生
十四月光 十五元宵暝
1977年元旦,和三五好友到瑞里草嶺一帶爬山。日落之前,一夥坐在半山腰,俯視翠綠山谷的美景。閒聊間,突然想起農曆過年就快到了。我回憶著童年多采多姿的春節景況,也想起從老輩們聽來的台灣古昔新年俗謠。我邊想邊哼,同時也整編歌詞,「正月調」的歌名、曲調動機及旋律輪廓也就自然的流露出來。
歌詞大意如下:
初一早:除夕,家家戶戶「守歲」,通宵達旦。時過午夜「開正」,開始祀神祭
祖,恭迎新年。
初二早:媳婦準備回娘家「做客」,一家大小起得早,整裝起程。
初三睏到飽:初三是「赤狗日」,俗信此日不宜外出,也不宜宴客,否則赤貧終
年;加上此日亦為「老鼠娶親」的日子,不得太早起床以免驚嚇老鼠迎親好
事。於是,乾脆睡個飽吧!
初四接神:農曆12月24日返回天上奏報玉皇大帝的諸神,初四再度回到人間,家家
戶戶供拜牲醴、水果、糕餅等,迎接眾神下降人間。
初五隔開:意即「新正」到此日結束,大部份的商店在此日「開張大吉」,恢復常
態。
初六挹肥:就是要清理廁所,同時也把屋內積穢好好的打掃乾淨。
初七七元:俗稱初一雞日,初二狗日,初三猪日,初四羊日,初五牛日,初六馬
日,初七人日,初八穀日。初七又稱「七元日」,此日吃麵線,以求延年益
壽。
初八完全:新年行事活動到此告一段落,回復平時生活。
初九天公生日:即玉皇大帝天公的誕辰,必需敬拜天公。
初十吃食:從新正至初九留下的酒菜,還可飽食一番。
十一請子婿:岳父岳母宴請女婿。
十二請查某子返來吃泔糜配芥菜:邀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餐敘。芥菜又稱「長年
菜」,屬鹹性食物,有助體內的酸鹹平衡,有益健康。
十三關老爺生:武聖關公的生日。
十四月光:十四日的夜晚已高掛明月了。
十五元宵暝:上元節,又稱燈節。是夜,街頭巷尾人山人海,弄龍弄獅,子弟戲、
車鼓陣彼此拼陣,孩子們提花燈遊街;廟口舉辦燈謎大會,廟內則乞龜求平
安,整夜熱閙滾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