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    專訪母校資深副校長楊龍士&都計系主任雷祖強 台灣的心臟地帶

    2020-07-01 14:10 / 作者







    專訪母校資深副校長楊龍士&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主任雷祖強


    台灣的心臟地帶


    臺中市文化城中城地方創生計畫


    文/林昀靜(中文碩二)‧攝影/許惠娟 (EMBA經管100)、母校秘書處、產學合作處





     




     


    只有瞭解地方的歷史背景,才能進一步談地方的蛻變再生。


    甚至在地人都忘了,台中曾經是台灣首府的預定地。日人著眼臺中的地理條件以及清代留下的大量官署、官有地,考慮將台灣總督府遷至台中,所以大興土木,投入大量資源,建設中區台中城,包含台中公園、球場、臺中州廳等地標建築物,並整治、美化河川,以棋盤狀街道,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礎,打造台灣的心臟地帶。  


    瞭解過去的記憶,才能盤點現有的處境,評估如何迎向未來。於是逢甲大學推動「臺中市文化城中城地方創生」計畫,結合空間物質、人文記憶兩大面向,由雷祖強主任率領團隊,以地標式老建築為切入點,導向記憶故事,把歷史轉化成資源──台中不僅是追求發達的城市,也是有記憶的所在。

     


     








     


    地標建築是往昔的光輝


    台中城的發展,是大時代的見證。日本對中區的建設在二戰時期停滯,國民政府來台後,並未刻意規畫,中區延續原先奠定下的基礎,依然是交通經貿的重鎮,尤其因美軍的駐紮,又注入一波活水。


    然而在日治時間,以30萬人口為設計藍圖的中區台中城,因人口飽和而外溢、私家車日漸增多,交通慢慢不堪負荷,發展腳步緩緩停滯,城市重心逐漸偏移,近來每年以一千人的速率流失人口。


    逢甲大學於是結合城市規劃、人文歷史兩大專業,希望擦亮中區台中城昔日的風華。雷祖強教授提到:「為了以歷史文化作為切入觀點,我們將歷史建物有系統的保留,以3D模型,逐一盤點建物,並用UAV的技術,把空間數位影像化。」雷主任表示,後代想了解台中城風華,必須靠我們這一代努力,尤其是歷史建物,一旦消失就永遠從我們的生活空間退場,我們必須為下一代留下資源。


    於是雷主任帶領學生到實地考察,運用3D模型保留古建築:


    1. 建立3D模型:運用3D模型檔、2D圖面輸出、尺度標註,儲備後續之設計及資料移轉的基礎。


    2. 尺寸及規格架構的檢視。


    3. 虛擬彩現影像:評估建物的材質及表面處理,建立燈光、材質、貼圖彩現的各種數位模擬。


    藉由明確的場域實作,既是歷史建物的紀錄,亦是學習的實踐,將學生從教室帶進現場,認識不同時期台中舊城區都市規劃樣態,並實踐3D歷史建物及場域的建置,達到人與臺中市舊城區的深度鏈結,是建築專業與人文薰陶。



     




     


     


    有信仰的城市


    人的故事都是在空間裡演出,眾多的故事綴連成為歷史。相應於歷史建物的3D建模,本計畫同時關注廟宇建築的宗教文化,指向昔日生活的剪影。


    於是由李建緯老師帶領文化發展團隊,從物質導向人文,諸如:歷史文化、地方記憶、宗教與民間文物、文學詩歌、建築藝術,從多層面進行研究,透過專案課程規劃,帶領學生在課程中實踐專業技術。


    首先關注台中城的媽祖信仰。位於中區成功路的「萬春宮」,俗稱台中媽祖,對於台中的黎民眾生而言,是神、人對話的空間。萬春宮媽祖距今已近三百年,但在1913年日本政府的市街改正計劃時,拆毀萬春宮廟廷,媽祖改由附近商家輪流奉祀,戰後由地方士紳倡議重修,成為今日的「巍峨殿堂」。


    雖說日人對台灣本地信仰頗多抑制,然而民間的活力蓬勃,日治大正6年(1917年),台中火車站與第二市場完工啟用後,舉辦祭典祈福,特別恭請七間供廟的媽祖駐駕40天,俗稱「七媽會」大祭,中區萬春宮、樂成宮媽祖都參與其中。


    為了釐清民間信仰的足跡,先是以清代與日治時期的中區老地圖為基礎,劃定空間,再藉由老報紙──「日日新報」,拉出時間的軸線。接著以採訪的方式、人的記憶貫穿時空,最後則以老建築、古文物,重現歷史的血肉。


    李建緯老師團隊在考據歷史之際,還使用「環景拍攝」的方式,將萬春宮正門「天后閣」牌樓、道光年間的龍柱、戴斗笠的石獅子等,運用科技記錄,並透過網頁平台的推播應用,輔以敘事報導、文化資源建構及網路媒體行銷,達到文化加值的效果。

     




     


    正在塑模中區未來的樣子


    城市的歷史就是居民生活的痕跡,生活的記憶一層一層沉澱,原有的環境也開始轉型:日治時期的刑務所演武場,到了國民政府,外圍一度改為刑場,後來又荒廢,前幾年經過大力整修,搖身一變成為教育的六藝文化館。


    周圍的台中文學館也後續開幕,見微知著,整個中區一面往文教、文創、慢活的方向前進;另一面,原來的庶民生活的第一市場,改為青年聚集的第一廣場,現又成為東協廣場,活力充沛的東南亞文化不斷注入原來的城區,再加上河川整治、車站動線調整,老城區以自己的步調再轉型,既舊且新。


    中區台中城雖然從時代的鋒頭讓位,但是蓄積了時間的韻味,近年政府投入大量資源,陸續完成老建築的整修與空間的美化──第一流的城市不能只是經貿發達,正要宜於人居。


    換句話說,中區的地方創生,其實也是中區的行銷再定位。對此,逢甲大學投入學術能量,從地標式建築著手,摩描出官方、庶民兩套生活脈絡,由此激盪地方創生的各種可能,從中也讓學生有實作的機會──蛻變正要開始,沒有人能斷言最終的樣子。

    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,若您點擊下方“同意”或繼續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,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